塑料零件的样品。通常情况下,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件技师根据成型塑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师根据成型塑件任务书和模具设计任务书进行模具设计,通常情况下,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件技师根据成型塑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师根据成型塑件任务书和模具设计任务书进行模具设计,一、任务书的验收成型塑件的任务书通常由零件设计师提出,其内容如下:模具设计1,已经过检查和签字的正式零件图,并标明所用塑料的品牌和透明度。
正式零件的批准图纸,注明塑料的品牌和透明度等。塑料零件的规格或技术要求。产量。塑料零件的样品。通常情况下,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件技师根据成型塑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师根据成型塑件任务书和模具设计任务书进行模具设计。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收集、整理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特殊加工等方面的信息,用于设计模具。
比如塑件在外观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等方面有什么要求,塑件的几何结构、倾斜度、嵌件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是否有喷漆、电镀、涂胶、钻孔等后处理。选择塑料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估算的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件,所需塑料件能否成型。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和成型工艺参数。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七点注意事项注塑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很多,那么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注塑模具设计的十七点注意事项。来看看吧!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注塑产品在设计之初,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突起等结构设计尽量与开模方向一致,避免抽芯,减少缝合线,延长模具寿命。
拔模角度1。合适的拔模斜度可以避免产品磨损(擦伤)。光滑面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面应大于1度,粗皮纹面应大于1.5度。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以避免伤顶,如白顶、变形顶、爆顶等。3.在设计深型腔结构的产品时,外表面的斜度应尽可能大于内表面的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芯不偏移,获得均匀的产品壁厚,保证产品开口的材料强度。
摘要:分析了储油罐塑件的工艺特点,重点分析了采用侧向抽芯机构的点浇口注射模成型产品的工艺特点,介绍了带转盘的注射模结构,为保证外观质量,综合处理了产品外观要求与浇口位置和脱模方式之间的问题,简化了模具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注塑模具;滑块塑料件的结构和工艺分析1.1塑料件的结构塑料件如图1和图2所示。储油箱的塑料容器为杯形,高60毫米。在端部外侧周围有八个向外的凸台,小端直径为8毫米,大端直径为10毫米,长度为26毫米,凸台的内孔直径为6毫米。
模具精度要求达到GB180079的IT8精度。图2立体储油箱图1.2塑料件成型特点所选材料为半透明聚丙烯(代号PP)。聚丙烯的密度为0.90 ~ 1.16克/厘米,是普通塑料中密度最低的品种。聚丙烯耐热性好,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加热到150℃不会变形。所以聚丙烯可以在水里煮。聚丙烯在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抗压强度、硬度、弹性模量等许多机械性能上优于低压聚乙烯。
本教材共9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塑料工业和塑料模具的重要性以及塑料成型模具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是塑料成型技术的基础,介绍了塑料的性能、分类和应用;第三章是塑料制件设计,介绍塑料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塑料件的形状和结构设计;第4章是注塑模具,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注塑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第五章是新型注塑成型工艺和技术,介绍了新型注塑成型工艺、结构和技术。
第七章是模压成型模具和发泡成型模具,介绍模压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以及发泡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第八章是中空吹塑和热成型的工艺和模具设计;第九章是注塑模具的设计。第2~9章都包含了本章的重难点、知识拓展、思考和练习。这本书强调实用性和可读性,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作为高校机械与材料成型专业,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独立学院相关专业的教材,或作为接近机械专业的学生和工程师的参考。
简介第一章塑料成型基础知识第一章塑料概论第二章塑料成型理论基础第三章塑料制件设计第二章注塑成型技术与模具设计第四章注塑成型原理、 工艺与设备第五章注塑模具概述第六章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第七章注塑模具成型零件设计第八章注塑模具导向与脱模机构设计第九章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第十章注塑模具温度控制系统第十一章设计实例与材料选择第十二章注塑模具与新技术的应用第三章压缩、注射、其他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如挤出、 第十三章压缩成型与模具设计,第十四章压力注射成型与模具设计,第十五章挤出成型与模具设计,第十六章气动与发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附录A塑料名称及缩写代号(GB/ T18441995)和常用热塑性塑料的重要性能参数俗称附录B附录C国产热塑性塑料的部分规格(通用型) 注塑机附录D各种热塑性塑料的注射工艺参数附录E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塑料件的缺陷及分析附录F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缺陷及分析附录G模压成型缺陷及分析附录H塑料模具工作部件的常用材料特性及用途附录I锁紧机构及模具加载尺寸附录J塑料模具零件公差等级数值表(GB1)。
模具设计用塑料模具下面将介绍模具设计中塑料模具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赶紧收藏。一、任务书的验收成型塑件的任务书通常由零件设计师提出,其内容如下:模具设计1。已经过检查和签字的正式零件图,并标明所用塑料的品牌和透明度。2、塑件规格或技术要求。3.产量。4.塑料零件的样品。通常情况下,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件技师根据成型塑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师根据成型塑件任务书和模具设计任务书进行模具设计。
这个应该对你有帮助。1.分流管的截面尺寸取决于塑料零件的尺寸、品种的注射速度和分流管的长度。一般分流通道直通道小于5~6mm时对流动性影响较大,直通道大于8mm时对流动性影响较小。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排列:A、平衡和不平衡:平衡:分流道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不平衡型:a、靠近主流道的浇口尺寸设计得比远离主流道的大。b、分流道不宜太细长,太细长,温度、压力会使远离主流道的型腔难以充满。
d、即使实现了物料流动和灌装平衡,但物料时间不同,产品的尺寸和性能也不同,不适合要求高的产品。e、分布不均衡,分路长度短。f、如果分流道较长,分流道的尺寸头可以沿熔体前进的方向稍长,做一个冷料孔,这样冷料就不会进入型腔。g、在布置分流道和型腔时,需要使用塑件投影面积总重心与注塑机合模力作用线重合的模具设计程序。塑料零件的技术要求:用途,
塑件的壁厚对其质量影响很大。当壁厚过小时,流动阻力大,难以用大而复杂的产品填充空腔。产品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要求: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4.脱模时能承受脱模机构的冲击和振动;3.装配时能承受紧固力。一般塑料加工厂都规定了最小壁厚,不同的塑料品种、品牌、产品尺寸都不一样。壁厚过大不仅浪费原材料,而且对于热固性塑料成型增加成型时间,容易导致固化不完全;
此外,还会影响产品质量,如气泡、缩孔、翘曲等缺陷。对于小尺寸热固性塑料的加工,壁厚一般为1.6 ~ 2.5毫米,大尺寸热固性塑料为3.2 ~ 8毫米..布吉酚醛塑料等流动性差的品种应取较大值,但一般不宜大于10 mm,脆性塑料(如填充矿粉的酚醛塑料)加工壁厚不宜小于3.2 mm。